但是,由于教育学研究生考试不考高等数学,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学校采用全国统考,这很大程度上导致跨考教育学研究生的考生数量比较多。同时,教育学研究生招生的高水平大学又相对较少,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多招收方向集中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(多数高校将其放在管理学学科下)方向,近些年不少名校还撤销了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学位点,比如山东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南开大学。

1. 虽然考研调剂系统分秒必争,但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读研?这一点其实对于哪个学科考研的考生都有必要问问自己的内心?倘若心中定位不明,读研可能稀里糊涂的几年又结束了。如果只是逃避就业到时候真的就提升就业竞争力了吗?抑或通过提升学历考取公务员、中小学教师等,教育学学科的优势并不明显。公务员考试教育学可选择的岗位少之又少,我的本科同学就职公务员领域的主要是监狱系统,还是以男狱警为主;而中小学领域,教育学又没有针对性的科目,经常遭遇尴尬的情形,这是当初就业同学的一种普遍感受。
2. 考虑清楚确实选择继续读研,紧张的调剂过程首先需要注意相关信息搜集的准确。一部分学校的内部调剂需高度注意它们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。
3. 主动和上一届调剂成功的学长学姐、学院的任课教师沟通。作为拥有调剂成功丰富经验的师兄师姐,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,或许能够给你提供意想不到的一手信息,助你上岸。作为自己的任课老师,主动询问,大多数老师还是很乐意帮助自己的学生的。当然,一切取决于自己的主动,主动多问,才可能争取到机会。
4. 考虑一下调剂学校的学科实力和地理位置。倘若能够成功,就读体验不亚于一些知名高校,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的优势。在此,可以参考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参与高校。另外,还有一些考生可能考虑读研后在某些地方工作,可以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,一些学校在所在的城市还是非常受认可的,就业具有明显优势。
5. 调剂系统选择院校后,积极准备复试。调剂系统成功绝不代表录取,甚至比第一志愿的竞争更激烈,听说一些高校会接收较多的调剂生,从面试中选择更优秀。因此,充分准备复试非常重要。关于复试的经验,想办法联系一些学长、学姐依然是不错的选择。
欢迎一些正在调剂的同学交流经验。
原创 高教信息